全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一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上384(第1页)

签押房中,龙轩停笔沉思,眉头微微皱在一起,在外人眼中,这个摄政王二公子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智珠在握的模样,如今已然成年的他,威望和名声甚至连当朝宰辅方仲也自认不如。当然,这里面也是有方仲甘心将自己变成一个踏板,帮助龙轩往上踏的原因。

龙轩的妻子方静进来,知道自己的夫君正在想事情,也不去打扰他,默默地给他续上茶水,研了一会儿墨,再添上一柱熏香,便轻声退了出去。

龙轩只是闭目点了点头,算是对方静的表示。

如今的护龙军朝政格局,大体沿袭前明规制,而方仲脑中所想的,则是通过这十几年的制度运行,去发现找出这个制度的缺陷,从而加以改正。当今朝野,摄政王拥有无上威严,尊称万岁,若是这时候想要改变朝廷制度,并不是很难。若是等到数代传承之后,那时的龙家后代,能否有那个魄力和能耐去改变祖制那就难说了。

在龙轩桌上,放着一批科道言官呈上来的折子,经过龙家十几年的经营,龙家已经被视为皇室正统,毕竟那个十几年前就说是太子监国的朱慈琅这十几年根本就没出现过。南明众多小朝廷都被龙家给收拾的干干净净,心怀前明的老臣和将领都死得差不多了,眼下甚至连平头百姓都知道当今圣上,姓龙,叫龙辰。

科道言官这几年来也一直不停上书要求自己的父王登基称帝,却全都被压制了下来。

虽然眼下科道言官很乖,但是龙轩并没有对他们掉以轻心,前明之鉴犹在,科道言官虽然是皇家的一条狗,却也会反噬到自己,君不见多少前明能臣干将被言官给“咬”下去了?

明朝的监察系统虽然复杂,但最具特se和效用的是十三道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也就有名的“科道”官。

科道官虽然只是七品、从七品甚至九品,属于低级官员,但是,他们却被赋予了监察那些“位高品尊”的文武百官的大权,有事可以直陈天子,可谓权重。

同时,监察御史可以代天子巡狩;六科给事中轮流侍从皇帝,“珥笔记旨”,祭天祭祖的仪式上,充当皇帝的扈从;在前明,低品级的科道官与高品级的大臣同殿接受皇帝的赏赐的场景屡见不鲜,而且高品级的官员也不以为辱;由此可见,明朝的科道官享有极高的荣誉,可谓位尊。

另外,科道官员比其他官员有更多提拔的机会,可谓厚赏。以正七品监察御史、都给事中和从七品给事中,外放为正四品知府不以为是一种提拔,任提刑按察司副使(正四品)、佥事(正五品)、太常寺少卿(正四品)、太仆寺少卿(正四品)为常规,优秀的可以超升都察院佥都御史(正四品)、六部侍郎(正三品)、按察使(正三品),这种连升三级式的提拔,除了科道官员,其他类型的官员是不能想象的。对于以身殉职的监察官员,明朝皇帝明令凡“死谏、死节、阵亡者都给赠官”的殊荣,以彰显封建士大夫的“士气”和“忠君报国”的理念。

正是由于明朝监察官员“秩卑、位尊、权重、厚赏”的特点,明朝大部分的士子都希望能进入到监察系统。而监察官员在完成对朝廷百官纠察除jian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对皇帝进行言谏以防止政策弊端,如果官员没有“临大节不挠,伏铁质而不辞”的坚强意志、没有洁身自好的cao守、没有拨乱反正的才干是不能胜任这一职务。套用现在的概念,监察官员必须“德才兼备”。所以明朝廷对科道官员的选拔格外重视,各种考核手段也是围绕“德”、“才”二字。

前明太祖朱元璋曾诏令“慎选贤良方正之人”,明成祖也曾说,“御史当用清谨介直之士”,都表明明统治者在选择监察官员时,首先考察的是官员的道德修养和效忠jg神,也就是“德”。为了衡量候选人员的德xg,吏部和都察院联合成立的考试机构首先会慎重地确定候选人员名单,然后向“九卿科道”分送意见调查表,收集朝廷重臣和现有的监察官员对候选人员的看法,再把汇总后的结果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依据,也可以直接裁汰有重大问题的候选人员。

(这一过程,相当于我国现行体制下的“政审”,主要是对候选人员的“德”做一个判断。---小龙喧)

如果是通过举荐的方式遴选科道官员,明朝规定只有三品以上京官和都察院堂官(都、副都、佥都御史)、十三道监察御史才有资格举荐,同时规定举荐人对被举荐对象的政绩负有连带责任。考虑到中国数千年“仁”治的本se,道德是官员为官的基础,官员举荐及连带责任制可以有效地考核候选官员的德xg。

另外,与明朝八股文取士的科举考试不同,选拔科道官员考的是奏议、刑事判牍类型的文章,非常接近科道官员的工作实际,以确保考以致用,试出参考人员用于工作实际的“才”。考试的试卷由都察院的堂官和吏部有关官员共同阅卷,再参考前面通过调查表统计得到的众朝臣评议意见,综合排定候选人的成绩名次,拟定中选人员名单后报告给皇帝,最后由皇帝确定考试结果。

考试合格后,中选者在担任监察官员以前,还有一个为期半年到一年的试用期,接受都察院的委派,在京城附近负责一些比较简单的事务。试用合格的人员才被授以监察御史的实职,试用不合格则由吏部另行委派职务。这种试用制度也是监察官员任命流程所特有。

科道官员任职之后,如果出现了违法失职的行为,就会遭受比一般官员更为严格的处罚。

“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前明的监察法《宪纲》也规定了对御史惩处规则,“若知善不举,见恶不拿,杖一百,发烟瘴地面安置;有赃者,从重论”。所以,明朝的御史、给事中一旦出事,轻则贬为典史、驿丞,重则除名、流放边关,更有甚者当廷杖责、下狱究治、白刃加身。充分体现出明王朝对监察官员在重赏之余还有重罚,力保监察队伍的纯洁xg。

通过朝臣评议、严格考试、任前试用、重赏重罚等手段,前明王朝吸引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进入到监察队伍。

明朝初期,通过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宣宗朱瞻基几位皇帝的共同努力,国家的经济实力得到长足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明王朝修建了新都beijg、修编了《永乐大典》、五次对蒙古发动大规模的战争、郑和七下西洋,这些历史xg举措无不耗资巨大,但明王朝却能一直保持国家的稳定、军事的强盛、经济文化的繁荣,不能不说是中国封建统治历史上的奇迹。产生这一奇迹有很多原因,其中明王朝严密的监察制度对吏治清明的有效保障可谓居功至伟。顾炎武曾对明朝的监察制度有过中肯的评价:“今之监察御史,巡按地方,为得古人之意矣”。正是由监察制度所培养出来的廉洁干练的官吏队伍,铸造了前明帝国早期的辉煌。

“科道言官在前明后期却反而成了破坏前明体制的祸首之一,这究竟是为什么呐?”

龙轩呢喃着,治大国如烹小贤,而构筑和修改一国的制度,更是一种劳心费力的事情,饶是龙轩,也不得不因此感觉郁闷烦躁。

“呵呵,若是整治了科道言官体系,最终损害的还是皇权吶。”龙轩感叹着。签押房中,龙轩停笔沉思,眉头微微皱在一起,在外人眼中,这个摄政王二公子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智珠在握的模样,如今已然成年的他,威望和名声甚至连当朝宰辅方仲也自认不如。当然,这里面也是有方仲甘心将自己变成一个踏板,帮助龙轩往上踏的原因。

凶兽大佬她被迫拯救世界  轻之歌物语:以风筝奏响反抗之歌  随身空间:猎户相公轻点撩  史上第一农夫  无限:从顶上战争开始  锦绣红颜  神主大人很忙  皇后嫁到:陛下请俯首  穿书:绑定甄选系统,享反派人生  全村都知道她是首辅掌上明珠  被退婚赶出豪门,她惊艳全世界  一见倾心:校霸女神看看我  京城第一风月  戏精女友想翻身  郁老太的吃瓜养老日常  钱途无量小魔妃  韶华不期  指间的黑客  衍州无风云  平衡传说  

热门小说推荐
校园大佬全是我熟人

校园大佬全是我熟人

校园大佬全是我熟人简介emspemsp关于校园大佬全是我熟人他是她名义上的小叔叔,对她却是管教再管教,不听话,可以,打!她为求在一个家族里站稳脚跟,女扮男装,一手妙手回春的医术,一手撩遍天下男男女女,却没想到屡次会栽到她这个小叔叔...

杀帝

杀帝

杀帝简介emspemsp末法时代,星域神魔即将降临血腥屠戮。主角红名意外进入仙魔纪元,以天选第九子的身份,踏上一条挣脱仙罪牢笼挽救母星覆亡的证帝之路。我要那天,再封不住我眼我要那地,再葬不了我心我要那诸仙,都灰...

将军家的下堂妾

将军家的下堂妾

为了报恩,身为御史千金的她,不惜与家人断绝关系,只为嫁进将军府。一妻一妾,她甘愿当妾。新婚当晚,八百里加急,他只顾着与正妻道别,而她只看见一个匆匆而去的背影。再之后,便是他战死沙场,尸骨无存的消息。不到一年的时间,他曾经的正妻,被当今陈王明媒正娶,十里红妆,羡煞旁人。而她,以一个妾的身份,照顾着将军府的一老一少一病,直到如果您喜欢将军家的下堂妾,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莫爷养的小公主

莫爷养的小公主

[豪门甜宠双向奔赴双洁男主腹黑]他是一军的主帅,是手握经济命脉金字塔顶端的男人,小姑娘10岁时救了他,被坏人带走。寻回以后便被宠成了公主,世人都知道衡苑住个矫情的公主受莫爷万千宠爱于一身。直到某一天养大的小白兔被大灰狼压在身下筱宝,我爱你。后,又开始了莫爷宠妻第二无人敢称第称第一!...

穿进年代文后我躺赢了

穿进年代文后我躺赢了

1V1双洁意外得到金手指的顾笙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乐极生悲,穿越成男频七十年代致富文里的路人甲。虽然上有极品后奶奶,下有重生小姑姑,可顾笙也不是吃素的,耍的她们团团转。而且原主弟弟是未来著名大学教授,妹妹是未来著名服装设计师,爸爸是未来企业家。顾笙嘿嘿一笑,都是未来的大佬,这可不就是躺赢的人生。于是顾笙开始撸起袖子养大佬,还不忘找回失忆的大佬爸爸,没成想自己居然变成了女大佬。当顾笙决定抱好锦鲤小竹马的大腿时,傅瑾傲娇冷哼你见过哪只锦鲤有腿?顾笙声音娇软那我抱紧你吖~如果您喜欢穿进年代文后我躺赢了,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在宝可梦世界经营农场

在宝可梦世界经营农场

前世作为社畜,月薪3500,天天被pua,最后加班猝死在工位上,重生宝可梦世界,继承了一个破败的小农场,首先要解决的是不要被饿死,那能咋办,挥起锄头,加油干,作为华夏子民,难道还能被种地难倒,话说,这个种子是啥?...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